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唯有雕虫可得闲

来源:图书馆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0-12-2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我学刻印始于幼年,当时看同学拿了一枚亲戚帮他刻的印,非常喜欢,于是便自己摸索着刻自己的姓名,用废弃的麻将和削铅笔的刀刻了一个星期才刻了一个楷书“俞”字。起初,我并

我学刻印始于幼年,当时看同学拿了一枚亲戚帮他刻的印,非常喜欢,于是便自己摸索着刻自己的姓名,用废弃的麻将和削铅笔的刀刻了一个星期才刻了一个楷书“俞”字。起初,我并不知道何谓篆刻,仅是刻字而已,现在想来那时也的确有耐心。直到上了大学后,我在图书馆以及旧书店接触到有关篆刻的资料,才渐渐明白什么是篆刻。

从买石头、查篆书、写印稿上石开始学习篆刻,当时也是胡乱地刻,仅仅是将篆字复制到印石刻出来。后来,我请教一些老师才知道篆刻要从临摹秦汉印开始,刻印先要习篆。如此,写篆摹印便是全部的大学业余生活。如此学习亦不得法,自娱自乐而已。

工作以后有了互联网,我便开始学习一些篆刻理论的知识,如“印从书出”“印外求印”“明清篆刻流派”等,才知道篆刻世界浩如烟海,可谓门类繁杂、风格多样。一时之间,我也不知如何选择,只是跟着感觉走,看到喜欢的风格就刻上一阵子。为此留下了不少陋习,至今也难以纠正。

最近几年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我获取篆刻知识更加便捷,获取的信息也比较多,才慢慢地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—小写意古玺印。这也跟我的性格有关。过于工整的印刻不了,大写意的印也玩不来,这大抵跟我的工作有关。我刻印大多利用业余时间,都是碎片化时间。因此,小写意的印比较适合我,印稿确定后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。这也是偷懒走捷径而已。

我习印纯是自己摸索,没有跟过老师,学习之路可谓艰辛。加之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,我往往是随心所欲,看到什么喜欢的就刻几下,不能专注一路,属于野路子,所以往往是事倍功半。借用徐正濂先生的话“一个篆刻作者艺术风格的演变和形成,是一个探索的、模糊的、走一步算一步的、今天不知道明天的过程”,聊以自慰吧。

我的篆刻之路就是一个模糊的过程,也是不断探索的过程。我就是那种走一步算一步的人,篆刻之于我来说就是一个自娱自乐的过程。“人到中年两不堪,情不由己事事艰。万般不及且自叹,唯有雕虫可得闲。”借此打油诗自况再合适不过了。

我也是一个没有多大追求的人,近两年才开始投一些书法篆刻展赛,虽然偶有入展或获奖,然再审视所刊之印,多有诟病,不足为观。唯有一点收获就是每次投展都是一种自我提高的过程,投完之后才发现可以提升的空间还很大。所以,以展赛促进自我学习是一个很好的过程。今后还须不断努力提高自我,继续在篆刻的世界里自我陶醉。

俞贤宽 隔江山寺闻钟2.5cm×

俞贤宽 道心在唯微2.1cm×

俞贤宽 攻书安可不通文2.6cm×

俞贤宽 礼之用 和为贵2.5cm×

俞贤宽 一事能狂便少年3.1cm×

俞贤宽 弄花香满衣2cm×

俞贤宽 能饮一杯无4cm×4cm2019

俞贤宽 牛郎织女4cm×4cm2019

俞贤宽 玉垒浮云变古今5cm×5cm2019

俞贤宽 夕阳无语燕归愁4cm×

俞贤宽 闲来觅句忙始休5cm×5cm2019

俞贤宽 长乐无极老复丁5.4cm×2cm2019

俞贤宽 抚琴听者知音4.2cm×2cm2019

俞贤宽 都门帐饮无绪2.5cm×

俞贤宽 见贤思齐2.6cm×

俞贤宽 南望鸣钟处2.5cm×

俞贤宽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2.9cm×

俞贤宽 克己复礼为仁2.6cm×2cm2019

俞贤宽 红旗漫卷西风2.6cm×

俞贤宽 富贵于我如浮云3.4cm×

俞贤宽 致虚极 守静笃2.4cm×

俞贤宽 不畏浮云遮望眼5cm×5cm2019

俞贤宽 此心安处是吾乡4cm×4cm2019

俞贤宽 门前学种先生柳5cm×5cm2019

我学刻印始于幼年,当时看同学拿了一枚亲戚帮他刻的印,非常喜欢,于是便自己摸索着刻自己的姓名,用废弃的麻将和削铅笔的刀刻了一个星期才刻了一个楷书“俞”字。起初,我并不知道何谓篆刻,仅是刻字而已,现在想来那时也的确有耐心。直到上了大学后,我在图书馆以及旧书店接触到有关篆刻的资料,才渐渐明白什么是篆刻。从买石头、查篆书、写印稿上石开始学习篆刻,当时也是胡乱地刻,仅仅是将篆字复制到印石刻出来。后来,我请教一些老师才知道篆刻要从临摹秦汉印开始,刻印先要习篆。如此,写篆摹印便是全部的大学业余生活。如此学习亦不得法,自娱自乐而已。工作以后有了互联网,我便开始学习一些篆刻理论的知识,如“印从书出”“印外求印”“明清篆刻流派”等,才知道篆刻世界浩如烟海,可谓门类繁杂、风格多样。一时之间,我也不知如何选择,只是跟着感觉走,看到喜欢的风格就刻上一阵子。为此留下了不少陋习,至今也难以纠正。最近几年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我获取篆刻知识更加便捷,获取的信息也比较多,才慢慢地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—小写意古玺印。这也跟我的性格有关。过于工整的印刻不了,大写意的印也玩不来,这大抵跟我的工作有关。我刻印大多利用业余时间,都是碎片化时间。因此,小写意的印比较适合我,印稿确定后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。这也是偷懒走捷径而已。我习印纯是自己摸索,没有跟过老师,学习之路可谓艰辛。加之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,我往往是随心所欲,看到什么喜欢的就刻几下,不能专注一路,属于野路子,所以往往是事倍功半。借用徐正濂先生的话“一个篆刻作者艺术风格的演变和形成,是一个探索的、模糊的、走一步算一步的、今天不知道明天的过程”,聊以自慰吧。我的篆刻之路就是一个模糊的过程,也是不断探索的过程。我就是那种走一步算一步的人,篆刻之于我来说就是一个自娱自乐的过程。“人到中年两不堪,情不由己事事艰。万般不及且自叹,唯有雕虫可得闲。”借此打油诗自况再合适不过了。我也是一个没有多大追求的人,近两年才开始投一些书法篆刻展赛,虽然偶有入展或获奖,然再审视所刊之印,多有诟病,不足为观。唯有一点收获就是每次投展都是一种自我提高的过程,投完之后才发现可以提升的空间还很大。所以,以展赛促进自我学习是一个很好的过程。今后还须不断努力提高自我,继续在篆刻的世界里自我陶醉。俞贤宽 隔江山寺闻钟2.5cm×俞贤宽 道心在唯微2.1cm×俞贤宽 攻书安可不通文2.6cm×俞贤宽 礼之用 和为贵2.5cm×俞贤宽 一事能狂便少年3.1cm×俞贤宽 弄花香满衣2cm×俞贤宽 能饮一杯无4cm×4cm2019俞贤宽 牛郎织女4cm×4cm2019俞贤宽 玉垒浮云变古今5cm×5cm2019俞贤宽 夕阳无语燕归愁4cm×俞贤宽 闲来觅句忙始休5cm×5cm2019俞贤宽 长乐无极老复丁5.4cm×2cm2019俞贤宽 抚琴听者知音4.2cm×2cm2019俞贤宽 都门帐饮无绪2.5cm×俞贤宽 见贤思齐2.6cm×俞贤宽 南望鸣钟处2.5cm×俞贤宽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2.9cm×俞贤宽 克己复礼为仁2.6cm×2cm2019俞贤宽 红旗漫卷西风2.6cm×俞贤宽 富贵于我如浮云3.4cm×俞贤宽 致虚极 守静笃2.4cm×俞贤宽 不畏浮云遮望眼5cm×5cm2019俞贤宽 此心安处是吾乡4cm×4cm2019俞贤宽 门前学种先生柳5cm×5cm2019

文章来源:《图书馆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tsgzzzz.cn/qikandaodu/2020/1221/581.html



上一篇:艺术院校图书馆地域美术史料特色库建设研究<
下一篇:宝安第九届女画家优秀作品邀请展亮相宝图

图书馆杂志投稿 | 图书馆杂志编辑部| 图书馆杂志版面费 | 图书馆杂志论文发表 | 图书馆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图书馆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